陈寿这个人比较复杂。一方面他用 春秋笔法 躲避了政治压力,含蓄地表达出某些历史人物的真实情况,算得上说真话的人。但另一方面又删减太多,而且理由五花八门。有时候是蜀汉不置史官,有时候是嫌名士后裔没给他贿赂,总之能简则简,绝不多加一句,整得三国志和红楼梦一样。 但 …
2024年4月18日 · 当然,如果我们只是看《三国志》中的《赵云传》,就会发现,其中对赵云的记述非常简略,只有区区150字左右,远不及三国同期的其他名将详尽。 那为什么陈寿要将“灌、滕之徒”这么高的荣誉称号加给赵云呢? 我认为应该是如下几种原因。
2024年7月22日 · 陈寿的父亲是死?陈寿的父亲在晋书的记载中与马谡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谡是诸葛亮的参军,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因失守街亭被诸葛亮处死,这导致陈寿的父亲也受到了牵连,遭受了髡刑。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
陈寿“索米立传”一事的详细事情经过到底是什么样的?陈寿是《三国志》的作者,三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三国志》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从《裴注三国志》与《三国志》的对比中也能看出陈寿在选取史料上的谨慎。不
陈寿因《三国志》而备受赞誉,却也因为秉笔直书而得罪了很多当世的权贵,晚年屡次被贬,在仕途中始终郁郁而不得志.公元297年,65岁的陈寿没能赶回老家南充便病死在都城洛阳.然而他一定不会想到,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摘取下来的这段历史在1700年后不仅被中国人奉为 ...
2008年7月9日 · 中国是非常注重文化传承的国家,每个朝代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记录史实。三国时期每个国家也都设有这个机构负责记录。 另外,陈寿生活在三国西晋(233—297年)时期,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并且有条件搜集史料的。
2013年12月5日 ·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失街亭以后,陈寿的父亲和马谡一样受到处罚,马谡被诸葛亮投进大狱,死在狱中,陈寿的父亲受到髡刑的处罚,就是削发,剃去头发,是种污辱性的处罚,然后逐出军营,这个时候陈寿的父亲才回到家乡,几年之后结婚生子,得了陈寿,陈寿的父亲把他在失街亭当中满腔 ...
陈寿读音:chén shòu 词语释义: 陈寿 (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 (今四川南充北)人。晋时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各种史料,著成《三国志》,对史料取舍审慎谨严,文字简洁。 注释: 各种: 1.指诸多物类。 2.犹言各式各样。 简洁: (说话、行文等)简 …
陈寿的父亲是谁?为什么被诸葛亮杀死?有好几种种认为: 1.陈寿的爸爸是陈式。 2.陈寿的爸爸做过马谡的参军,街亭一役,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调度,导致蜀汉一伐大好局势丧失,且马谡畏罪潜逃,作为其参军,也有责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