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起源清朝同治年间由北流木偶艺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将其传入桂平市,并发展六代木偶艺人,有李派和温派之分。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湖北省武汉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1年5月24日,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
木偶戏(湖南杖头木偶戏),流传于湖南省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偶戏(湖南杖头木偶戏)的形成起源于湘南、湘西一带的杖头“内扦子”木偶,流传到当下已有大约800 年。
2018年6月29日 · 杖头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的传统戏剧,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 …
杖头木偶的表演要求演员练好托举木偶的“托举功”、操纵木偶的“扦子功”及体现人物步伐特征的“台步功”这三大基本功,把握好“稳、正、直、平”四大要素,演出中做到动作纯熟,运用自如。
如皋杖头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载体,具有戏剧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一门成熟的舞台表演艺术。 如皋杖头木偶的基本结构可以分四个组成部分:头部、身躯、举杆(俗称命杆)、签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非物 …
2011年5月27日 · 1955年,桂平杖头木偶戏形成两大派:一是以李辉为代表的李派,即原何派;二是以温健仁为代表的温派,即原黄派。李辉、温健仁均为桂平第五代杖头木偶戏艺人。1983 …
2021年10月22日 · 陕西杖头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装有三条操作杆,两条牵动双手,一条支配头部与身躯表演。其最具特点的是“内杆木偶”,即手棍在衣服内的木偶,是由中棍(一个长约80 …
2023年8月12日 · 杖头木偶戏是湘鄂西土家族巫傩文化的延续与嬗变,主要流传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以及鄂西的来凤、鹤峰一带,地方俗称“托戏”,是永定区桥头乡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