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彩绸飞舞,观众云集,年味浓郁……展演活动中,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花车行进在全体参演队伍的最前方。随后,由市委统战部选送的陕北煤海艺术团民族大联欢方阵率先登场,130名队员身着56个民族的特色服装,在《母亲是中华》的歌 ...
今年春节期间,定边以一场非遗盛宴,将“年味”与“民魂”交织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的“非遗赶大集”到正月十五的“九曲黄河灯阵”,从霸王鞭的铿锵舞动到秦腔的高亢悠扬,从陕北说书的苍凉叙事到道情皮影的光影魔法,定边县以“陕北榆林过大年”分会场活动为舞台,让传统非遗“火”起来、群众热情“燃”起来、文化根脉“传”起来。
榆林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鼓点铿锵,彩绸飞扬。自2月1日启幕以来,全国秧歌展演已成为春节文化盛宴的“重头戏”。横山腰鼓豪迈粗犷,震天的鼓声唤醒了沉睡的黄土高坡;潮汕英歌舞舞步刚劲,演绎着经久不衰的水浒英雄故事;韩国扇子舞轻盈柔美,俄罗斯民间舞热情奔放,异域风情与中华传统碰撞出独特火花。在这一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碰撞而自信自豪,国内外文艺表演因交流而和合相知。
任艳艳是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去年,陕北秧歌、横山老腰鼓、陕北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亮相。任艳艳带着陕北秧歌走出国门,用精彩的演出“点燃”柏林。
“2024年,我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持续放大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效应,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取得丰硕成果。”2月10日,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靖边县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形成了多元化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不仅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无人机表演活动在榆林古城东城墙和沙河公园上空同时上演。15分钟的表演时间里,驼城的夜空被美轮美奂的无人机灯光秀点亮,为元宵佳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非遗大集上,多项非遗技艺和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体验和购买。这场关于非遗的大集不仅弘扬传承了传统文化,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非遗魅力。
据市气象局气候资料分析,2024年榆林年平均气温达11.4摄氏度,较常年(10.0摄氏度)偏高1.4摄氏度,打破了1999年和2021年10.9摄氏度的记录,创历史新高。
2月10日至11日,省文旅厅副厅长郑晓燕一行来榆调研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同部分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交流,并向他们致以新春问候。副市长杨扬、市政府党组成员雷纯分别参加相关活动。
2月4日,神木秧歌《忠勇杨家鼓》在2025年“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中惊艳亮相。这场以北宋杨家将戍边传奇为蓝本、融合传统秧歌与战鼓艺术的表演,凭借恢弘的场面、激昂的节奏与深沉的家国叙事,成为展演现场的焦点。演员们身披仿古铠甲,以战阵队形变换模拟 ...
2月11日,当保加利亚牧羊笛的颤音,轻轻拂过《东方红》的唢呐声浪;当俄罗斯哥萨克军靴叩击地面的节奏,应和着陕北腰鼓的轰鸣,榆林——这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古城,见证了一场跨越文明时空的“民俗对话”。来自俄罗斯、泰国、韩国、保加利亚的4支国外舞蹈团,与15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