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享非遗,已经成为大家每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看、可听、可参与、可购买,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越来越多港澳居民选择北上体验湾区年味。在广东江门赤坎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热闹登场。英歌舞队员铿锵有力的动作,气势如虹的阵型,热闹喜庆的氛围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
日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正式发布。草堰港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这一考古发现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从正月初一开始,长春市文庙博物馆一早就预备好了新年文化公益活动:同走状元桥,祈盼新年幸福顺利;开办国学大讲堂,普及东北年俗知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系列社教研学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展现祖国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
大年初四一大早,横山书院内座无虚席,一场“非遗过大年”的好戏正在上演。复州东北大鼓的激昂唱腔率先响起,曲调抑扬顿挫,将一个个精彩故事娓娓道来。
苏州古城里,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挂,年味浓浓。在隐藏于小巷深处的朴园内一幢两层小楼里,80后桃花坞木版年画艺人杜洋正准备赶印蛇年新款年画《巳时如意》,整张年画以菖蒲为背景,画面中心灵动柔美的金蛇和银蛇蜿蜒盘旋,有着事事如意、坚韧不拔等寓意。
莫斯科动物园春节期间举办讲座、兴趣班、各类游园及互动游戏等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大熊猫让冬日里的春节氛围变得更加热烈喜庆。”市民阿列夫京娜专门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前来参观。“希望孩子们通过观赏大熊猫、参与春节活动,加深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将来成为俄中友谊的传承人。” ...
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温玉戈介绍,这里汇聚了四川蜀绣、福建花灯、江西木雕等非遗项目,还有特色美食,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别样魅力。“能在家门口感受全国各地的文化,过瘾!”成都本地的陈大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