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西方文化霸权长期主导国际话语体系,对非西方国家的形象塑造和声音传播造成压制。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 ...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晚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达100亿元。《哪吒2》随后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南非、埃及、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海外市场正式上映。一部部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为中外的交流架起了新的桥梁,也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在《党建》杂志撰文,从夯实教育根基 ...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
2024年无疑是对塑造和变革国际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回顾2024年世界政治的变乱交织和起伏动荡,诸多事件意味着国际社会正在面对一个不确定性更加明显的转型时代。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朱锋撰文回顾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考察浙江时提出“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在此指引下,浙江踏上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新征程。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陈溪 ...
小 i 导 读 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背景下,美国战略界围绕对华战略的“终局”问题展开了辩论。辩论主要存在四种观点:“基于体制的终局”、“基于秩序的终局”、“基于政策的终局”以及“不设终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外 ...
2025年1月20日,美国第47任总统当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正式宣誓就职。 在候选期间,特朗普已经频繁透露其就职之后的数项政策主张和行动指向。在特朗普就职后,美国再次进入“特朗普时间”。特朗普签署近百份行政令,涉及关税、边境等多个领域,利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