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古寺,前身为白花书院,始建于公元68年,民谚称“未有增城、先有白花”,历史底蕴深厚。在社会各界呼吁下,2013年获批重建,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耀智法师担起中兴古刹之重任。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耀智法师带领四众弟子齐心努力 ...
少为人知的是,报恩寺塔院内还有一个少见的元代石碑《张士诚纪功碑》。据《吴门表隐》,此碑为元末江南富豪沈万三所置,刻的是至正十九年张士诚迎接元使伯颜的场景。该碑采用深浮雕手法,雕刻精细,层次分明,雕镂118人物,姿态各异,是一件有历史价值的元代石雕艺术 ...
园林中栽植果树是岭南园林乡土植物应用的一大特色。在百花古寺中轴二进庭院,种植有荔枝、芭蕉等果树。芭蕉的大叶在园林中既能遮荫又能营造宁静的氛围,同时芭蕉在佛教文化中象征世事无常,提醒人们万物皆虚幻的寓意。水系则种植有象征吉祥如意、健康长寿的黄皮等果树。
“佛缘之路、心愿之旅”活动组委会主席姚明珠称,此番在澳展出之藏品,在全球佛教文化领域属首次公开,弥足珍贵。百佛书法作品高度展现高僧的深邃修行与智慧,共同表达对祖国繁荣和澳门稳定的诚挚祝愿。
此次楹联书法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百花古寺重建的一次纪念与庆祝,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有力弘扬。这些对联作品与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与人文关怀。它们让人们在欣赏之余,感受到中华文化 ...
佛教时空观认为宇宙空间无限,由无数“小世界”组成。百花古寺的中轴庭院以须弥山为主题,须弥山麓、山腰及山顶分别成为三进庭院园林设计的灵感源泉。《杂阿含经·弟子所说诵》中言:“于千须弥山以少方便悉能观察,如明目士夫登高山顶,观下千多罗树林。如是我于四念处 ...
春节期间,烟台蓁山观音寺迎来了一场非凡的文化庆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走进了这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为信众和游客呈现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为了庆祝和纪念百花古寺重建落成,百花古寺在耀智大和尚的倡议下将所有殿堂楹联的创作和撰写推向社会,向全国楹联创作者和书法名家征集作品,经过半年时间的运作,此次征联工作圆满完成。此次活动自发起之日始,便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楹联创作者和书法家的心田,千 ...
2025年2月16-17日,广州增城百花古寺将举办“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耕耘,百花古寺将于2月16 日上午举行落成庆典。 百花古寺,前身为白花书院,始建于公元68年,民谚称“未有增城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