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778篇原创文章” 在2024年初一篇讲百济神州的文章中所长讲到,如果照当时百济神州的发展趋势,三年内就很有可能实现真正盈利,且大概率就此走上良性正循环,成长为一家货真价实的跨国大药企。
【前摩根大通明星策略师悲观不改 料标普500指数恐出现千点大跌】去年夏天Marko Kolanovic突然离开摩根大通并在整个华尔街引起轰动后,发生了许多事。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宝座。标普500指数又上涨了9%。还有他的前同事纷纷放弃看跌观点。但对于这位明星策略师来说,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去年离开摩根大通时,他是为数不多对本轮牛市依然持有悲观看法的策略师之一。他认为 ...
在近期资本市场上,香港的生物医药股正在经历一场令人瞩目的普涨潮。尤其是CRO(合同研究组织)概念股,自开盘以来表现抢眼,充分展现出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增长潜力的乐观预期。
消息面上,第43届JPM大会吸引近30家中国创新药企业参与,体现中国医药创新研发实力的持续提升,银河证券预计2025年医药行业将迎来众多创新药管线兑现和CXO项目合作落地。此外,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内将发布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招银国际指出,丙类目录或将优先考虑国谈中通过了形式审查及专家评审,却最终未被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例如CAR-T、ADC等,国内创新药有望打开支付空间。
高盛 (GS.US) 及摩通 (JPM.US) 等华尔街大行认为,即使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新一轮关税战後导致美元飙升,但买入美元仍然有很多获利的机会。高盛称,关税对 汇率 ...
自2024年以来,国务院及多地地方政府都发布了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 ...
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预判,2025年至2026年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研发贡献率会进一步提升。原因在于,创新药的研发周期大概是10年,其中临床前的工作大概3—5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在2022年以前是持续有资金流入的,因此此前一波投资在2025年和2026年还会持续涌现出成果。
TruistFinancialCorp.(TFC)与U.S.Bancorp一起,这是一家“超级区域”银行,我在SeekingAlpha上经常报道(2024年第四季度收益回顾在这里),它最近从银行/保险合并实体转变为纯粹的银行。就合并资产而言,它目前在 ...
张铃 的报道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
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 Co.) (NYSE: JPM )周四在最新的监管文件中披露,公司已成功完成总额80亿美元的各类票据公开发行。这些根据1933年《证券法》注册的发行是这家金融巨头战略融资活动的一部分。
生物医药行业的2025新年不是从 1 月 1 日开始的,而是始于人们涌向旧金山。一大波投资人和企业高管们齐聚JP摩根大会,为 2025 年绘制路线图,并评估和交流金融和政治领域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