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婺源的年味十分浓郁,这不仅体现在餐桌上,更萦绕于街头巷尾。春节假期,婺源各地的非遗队伍走上街头闹新春,甲路抬阁便是个中代表。甲路抬阁来自婺源甲路村,是一种集民间音乐、戏剧舞蹈、杂技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流动舞台造型艺术,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折射出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
编者按: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传统民俗、年俗活动竞相绽放,每一处都是文化中国的生动展现,传递着浓厚的年味与文化韵味。即日起,红网文化推出《文化中国行——年俗文化》专栏,聚焦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耍龙灯文/屈芳芳在衡阳渣江秋夏村,有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显示,香港有客家麒麟、海陆丰/鹤佬麒麟和本地麒麟三种传统,舞动形式、音乐和扎作造型都各有特色。2014年,香港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年初六,立春时节,南宫市人民广场鼓声雷动、锣钹铿锵。为进一步丰富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 2月 3日(农历正月初六)下午,我市在人民广场举办了“擂响开春锣鼓 乐享民俗盛宴” 2025年新春民艺汇演活动。
在这个象征着新生的立春时节,南宫市人民广场上鼓声如雷,锣声铿锵,营造出一场热情洋溢的民俗盛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我市举办了“擂响开春锣鼓乐享民俗盛宴”2025年新春民艺汇演,旨在丰富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让每位市民都能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中。
在装饰成亭台楼阁样式的木架上立着一个或几个身着彩服持固定姿势的幼童他们或在纤杆之巅“金鸡独立”或扮作花木兰、穆桂英等角色立于寸木之上唯有头与双臂可自由活动变换姿态这便是盛行于江西婺源一带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甲路抬阁”集高峭奇险美于一身折射 ...
鼓槌高扬,重击鼓面,鼓师发出号令,瞬间锣鼓齐鸣,彩灯逶迤前行。春节期间,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东王看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苇子灯阵表演。
2月1日晚,夜幕下的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的广场上,篝火熊熊燃起,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村民与游客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笑声、呐喊声不断。
相传,“拔五更”诞生于明朝抗倭时期,是为了防止抗倭官兵在春节期间疏于训练而组织的一项活动,后与当地的“晏公信俗”相结合,便形成了这种驱魔辟邪的“拔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