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婺源的年味十分浓郁,这不仅体现在餐桌上,更萦绕于街头巷尾。春节假期,婺源各地的非遗队伍走上街头闹新春,甲路抬阁便是个中代表。甲路抬阁来自婺源甲路村,是一种集民间音乐、戏剧舞蹈、杂技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流动舞台造型艺术,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折射出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
编者按: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传统民俗、年俗活动竞相绽放,每一处都是文化中国的生动展现,传递着浓厚的年味与文化韵味。即日起,红网文化推出《文化中国行——年俗文化》专栏,聚焦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耍龙灯文/屈芳芳在衡阳渣江秋夏村,有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显示,香港有客家麒麟、海陆丰/鹤佬麒麟和本地麒麟三种传统,舞动形式、音乐和扎作造型都各有特色。2014年,香港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鼓槌高扬,重击鼓面,鼓师发出号令,瞬间锣鼓齐鸣,彩灯逶迤前行。春节期间,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东王看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苇子灯阵表演。
相传,“拔五更”诞生于明朝抗倭时期,是为了防止抗倭官兵在春节期间疏于训练而组织的一项活动,后与当地的“晏公信俗”相结合,便形成了这种驱魔辟邪的“拔五更”。
新疆同学与宜春市20名学生代表一一结对,大家共同参观了袁州会议旧址、袁州谯楼、宜春市美术馆、博物馆和规划馆,感受宜春秀美风光和历史底蕴。 “站在谯楼前,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看到了宜春的过去和现在。”一位克州小朋友兴奋地说,“这些老建筑让我觉得历史好有趣,我真想再多了解一些!” 在宜春市南庙镇,同学们深度体验南庙武术与袁州春锣、宜春版画等特色民俗文化,在文化交融中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克州阿 ...
本报讯(毛思洋文图)“不光要注意脚上动作,敲鼓的轻重也要有变化,大家再练练,准备正式开演”近日,朝天区李家镇永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歌舞锣鼓爱好者,开展“快乐腰鼓、舞出健康”文化活动,腰鼓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为村民们献上精彩的锣鼓表演,让大 ...
来自MSN13 天
商洛 斗社火
最有趣的是那个担着风箱,突然给人扑一头一脸灶灰的人,他一真一假的动作在人群中引起阵阵尖叫,偶尔伴随着笑骂声,你若仔细看,肯定是哪个孩子被扑了一脸灰,瞪着白眼在骂呢!吵闹声中,20多架社火齐聚东街桥,大队伍像水流,浩浩荡荡从东街流向西街。
为了吸引街坊注意,清叔曾用打锣方式沿街叫卖,及后发现小孩子害怕锣声 ... 郑仲辉提到,澳门博物馆内,有展示昔日卖凉茶的情况,一如他当年暑假那样:一架四轮手推车,车上吊挂一盏玻璃罩灯,车厢内装上两个大茶缸,车架前方分门别类摆放着茶杯 ...
响器,铙、钹、锣、鼓,以及梆子等打击乐器,它们发出的声音响亮、传远,但不甚扰人。过去胡同小巷是它们的舞台,向家家户户发出信号:你需要的,我来了!
节目精彩纷呈。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小彩龙舞登场,点燃欢乐氛围;古典舞《梨园春》的演员用灵动的舞姿,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四川内江隆昌市圣灯镇的梨园村;再听重庆潼南区双江古镇的村民和村干部带来的表演《赶场双江走》,乡情乡意扑面而来……来自川渝两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