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和雷电,这两个看似平常却又充满神秘感的自然现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你是否曾经因为静电而感到困惑,或者对雷电的威力感到惊叹?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静电和雷电的神秘面纱,带大家了解它们的科学原理、潜在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在干燥的冬季,当指尖触碰金属把手时迸发的刺痛感,或是夏日雷暴中划破苍穹的耀眼电弧,这些现象都指向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电荷运动规律。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数据,全球每秒约发生100次闪电放电,每次放电携带的能量足够点亮10万盏100瓦的灯泡持续工作1小时。
在科学探索中,总有一些看似简单却令人惊奇的现象,今日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一种被称为“驻极体”的材料,它能将电荷永久地存储在蜡块中。这一神奇的属性不仅刺激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也引发了关于电荷存储可能性的深入思考。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敖丙与申正道(申公豹的爹)在瀑布下激战,申正道化身为电,在水中疾驰穿梭,打得敖丙措手不及。敖丙为了限制他的移动速度,利用冰不导电的原理,把水瞬间冻结成冰,成功扭转局势! 为什么水变成冰后,不导电了? 纯水本身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也会跟静电打上交道:梳头发时,头发有时会莫名地“飘”起来,越理越乱,还伴有噼里啪啦的声儿。 接触把手时,手指刚碰到,就突然会感到指尖有针刺般的疼痛。 在冬季想要穿上美美的裙子,却发现全都黏在了腿上。 静电既然无处不在,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静电呢? 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不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目前的寿命短于硅太阳能电池,因此,高效且环保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回收技术至关重要。此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还含有少量铅,这是实现高效率所必需的,但也对回收流程的有效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日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张佳欣)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合作项目团队在11日《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检测到了迄今能量最高的宇宙中微子,其能量估计比此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高约30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粒子来自银河系之外,但其准确来源尚不明确。
病例基本情况赵某某,37 岁,主诉:停经 32+1 周,发现血压升高 14 天。现病史:末次月经 2022-08-16 预产期 2023-05-23。无明显妊娠反应,既往月经规律,未行 NT 检查,行无创 DNA 均为低风险。孕 4 月余自觉胎动良好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的世界。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电磁力的表现形式。电磁力是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之一,它支配着电荷、磁场和光的相互作用。光的微观粒子是光子,它们是电磁力的载体,也就是说,它们是传递电磁力的粒子。
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革命性的二维聚苯胺(2DPANI)晶体,克服了聚合物中主要的导电性限制。其独特的多层结构允许金属电荷传输,为电子和材料科学的新应用奠定了基础。
量子不是一种粒子,而是一种性质。具体而言,当一种事物是不连续变化的,我们就说这种事物是量子化的,把它的最小单元称为量子。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上台阶,我们只能上一个台阶、两个台阶,而不能上半个台阶。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物理老师展示给人充电了,展示怒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