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来说,我国的天宫空间站也是快要“到期”的状态,因为在设计之初天宫的寿命就是限定在10年。那么,为什么国际空间站就能持续运营26年呢? 国际空间站之所以能够用“国际”这样的称呼,主要就是因为这个空间站并不是美国自己一个国家建设和使用的,而是以美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分别建造,在太空进行“组装”,最后共同使用的“多国家共建平台”。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篇章中,天宫空间站正以其卓越的成就引领着太空探索的新纪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似乎正步入其太空生涯的暮年。
2024年7月,随着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成功对接,标志着一项规模空前的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名为“天和”的扩建计划将现有的三舱结构扩展至六舱,组成一个形似"太空港"的全新结构,计划通过53项关键技术革新,打造出一个总质量超过200 ...
本集主要内容: 2022年11月12日,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极限挑战即将展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基本构型完成后的第一位“快递小哥”,正快速向空间站靠拢。交会对接的速度越快,应急物资补给的能力越强,这是空间站任务安全高效的一项重要保障。12时10分,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这次全过程用时不到2小时,创造了空间站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 (《天宫建造》 第2集) ...
1月16日,印度的两颗小卫星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由此成为第四个实现太空交会对接的国家,这也是该国实现空间站和载人登月梦想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按计划,成功对接锁紧后,两颗卫星将测试它们之间的电力传输,然后分离并各自运行,预计寿命长达两年。2024年12月30日,印度发射了“追逐者”和“目标”2颗小卫星,用于该国首次在 ...
2022年8月6日,中国空间站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抵达文昌清澜港,天宫建造正式进入倒计时。至此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迎来最后三次发射任务: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对接是“=1”,两个航天器在结构上合二为一。 2017年,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
首次对接成功是在2011年11月3日‌,对接的两个航天器是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5年后,在对接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二号试验舱。 对比印度,我国是先载人飞行,再进行对接技术验证。而印度则是先进行了对接技术验证。我国的验证器是飞船 ...
而我国第一次进行太空对接就使用了重达8吨的神舟八号和8.5吨的天宫一号,而印度此次对接的卫星重量仅为220公斤。这一对比无疑更加凸显了我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