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年半的疫情干擾之後,沉寂許久的出國旅遊熱潮重新崛起,連帶使得航空產業也瞬間回到昔日榮光,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的統計,2024光上半年的出境人次就衝破826萬。斥資7億重金持續打造航空人才一條龍式培育的朝陽科技大學,只用了4年的時間,成立「航空機械 ...
「18歲就要決定未來,太沉重了!」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因此鬆綁了雙主修、轉系以及輔系門檻,鼓勵學生適性發展。113學年第2學期起更受到教育部邀請參與「跨域彈性修業試辦計畫」,打破學系、學院的課程框架。只要修滿四個完整且跨院之領域專長學分,即取得「校學士 ...
遠東集團秉持創辦人徐有庠的「創新」精神,不只深耕本業,更透過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推動有庠科技獎、徐有庠盃物理辯論賽、有庠創新論壇,期盼培育科研菁英,厚植台灣科技實力。
2025年台灣燈會將於2月12日至2月23日在桃園市盛大舉行,這是燈會時隔九年再次回到桃園。本次燈會以「光聚千塘串桃園」為主題,規劃了兩大展區-主燈展演場、光的遊戲場,展出超過300件作品,為民眾帶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饗宴。
作為臺南在地歷史最悠久的大專院校,臺南大學去年歡度126周年校慶時,提出「培育AI科技人才」的重大目標,因應新世紀的趨勢,各行百對於AI應用人才的需求。
AI不再只是新興名詞,已經成為大學發展創新教學與學術研究的重要內涵,即使是早期以法商社會科學專業聞名全球的臺北大學,也早在兩年多前即積極成立AI教學推動小組(後改組為AI學程委員會),「企圖將AI知識與能力融入到每位學生的跨域學習,」臺北大學教務長張 ...
鄰近基隆八斗子漁港的海岸邊,規律地響起無人機升空、螺旋槳快速旋轉發出的嗡嗡聲,負責操作無人機的是臺灣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副校長莊季高率領的研究團隊;在導入人工智慧運算技術之後,無人機依據團隊自行研發、內建的「自動巡航」系統設定的路線飛 ...
二0三0年,元智大學校園將有一番新風貌。由聞名全球的建築結構詩人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規劃設計,結合紀念、展覽、藝文表演等功能的「遠東國際會議中心」,即將在五年後落成,成為台灣藝文新地標。 配合桃園都市更新計畫,區域內還將建設亞東醫院桃園分院,與元智籌設學士後醫學系的目標相結合。在此之前,元智第六個學院─醫護學院已獲教育部同意設立,並已有醫學研究所及護理系;啟 ...
《Cheers》今(2/5)公布最新「2025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行榜。作為國內此項調查先行者,這份延續29年的榜單,記錄了各大學在雇主心中的地位變化。透過2000大企業人資主管視角,提供各大學辦學參考。
有配偶、家庭、事業、房子,傳統「30多歲大人」的形象,在如今的30代並不明顯。當前,首次購屋年齡直逼40歲,研究機構預測,三分之一的年輕人永遠不會踏入婚姻,近半的人不會生養下一代。為什麼? 如今,社群平台上充滿探討「為什麼千禧世代不會老?
你會想過寫遺囑嗎?資深主播沈春華從40歲開始,為愛寫下人生交代,她說:「人生不就圖個活時盡心,死後安心嗎?」從職業婦女到兩個孩子的母親,面對人生的無常與責任,她認為留給家人的該是愛的資產,而不是紛紛擾擾的負債。 人生半百之後,談生論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