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手握仿红山文化代表性文物“玉龙”造型的门把手,拉开赤峰博物馆两扇厚重的大门时,浓郁的春节气息扑面而来。以辽三彩为底色的墙壁前,一边是大小观众纷纷在写着“灵蛇献宝 吐故纳新”的拱形“相框”下打卡拍照,另一边是被人群里里外外围了几层的红包拓印活动。
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村晚”的主力军,为“村晚”引入许多新元素。舞台上出现了rap、街舞、脱口秀,网络达人也开始用镜头记录村庄。一些地方还顺势推出了“村晚”体验路线、举办“村晚”土特产拍卖会等,不断探索“村晚”的更多可能。
《十二生肖》灯组吸引市民驻足观赏。
1月31日,市民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村北疆文化大院参观。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市市民和外地游客前往新城区恼包村、回民区西乌素图回空间艺术中心等地参观游览,了解、认识内蒙古,感受北疆文化独特魅力。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 孟和朝鲁 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 ...
春节假日期间,人们出游热情高涨。连日来,内蒙古各地冰雪场地“火力全开”,部分雪场增加夜滑体验,吸引滑雪爱好者纷至沓来,享受冰雪运动的激情与浪漫;在许多大型商场,冰场客流量持续爆满;各类冰雪乐园火热开园,变身新晋“网红”打卡地,融入美食、观光、娱乐等元素,用丰富的体育旅游业态喜迎八方雪友…… 这些天,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氛围十分浓厚。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春节 ...
本网1月31日讯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石向军) 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随着新一轮冷空气由西向东的再次侵袭,未来几天,全区多地气温下降4至6℃,局地降温6℃以上,且伴有4级以上偏西风,有利于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扩散和稀释。
上车后,司机王师傅特别热情地问好,看得出来,这是个热爱生活且外向开朗的人,交谈中了解到:过了这个年,王师傅就60岁了,以前他是出租车司机,近几年网约车兴起,他便又自己买了车,办了营运手续,开起了网约车。“其实我和老伴儿都有退休金,仅有一个闺女也已经成家立业了,经济上没啥负担,”王师傅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但是我们总觉得,为了更加幸福的生活还能奋斗。这不,老伴儿也在家闲不住,在外面打点儿零工。” ...
据悉,为营造更加喜庆的节日氛围,定远营古城景区在亮化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上千个灯笼挂满了古城内外,使得古城在夜晚熠熠生辉。城墙之上,灯笼矩阵整齐排列,道路两侧的舞美鼓阵装置气势恢宏,与城墙上的灯笼矩阵相得益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城楼上设置的激光灯和投光灯,结合舞美鼓阵,每晚定时上演绚丽多彩的灯光秀,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此外,景区内还设置了多个精美打卡点,以蛇年造型、门 ...
从城区到村镇,浓浓的年味弥漫开来。在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的节气主题民宿里,山东游客杨丽辉一家正与当地村民一起包饺子。“我们包的每个饺子都藏着祝福硬币,吃到的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收获好运!”孩子们的笑语中,窗上的冰凌花与剪纸相映成趣。
本网巴彦淖尔1月31日电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薄金凤) “史上最强春节档”,观影成为新年俗。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档6部影片同步上映。巴彦淖尔市各大影院首映日人气爆棚,黄金时段更是场场爆满。刚走出影院的大学生刘苏雅兴奋地说:“今年春节申遗成功,大年初一进影院看中国神话,过中国新年,感受传统经典焕新演绎,意义非凡。” ...
赤峰和润第七届农业嘉年华——冬季蔬菜花卉博览会也在正月初二启幕,迎接每一位前来观光的游客。锦绣前程馆中,上万株牡丹竞相绽放,让人流连忘返;百卉润和馆里,馆内景观艺术造型与花艺走秀相映成趣,让人目不暇接;异域风情馆内,东南亚建筑风格和70余种热带植物布局巧妙,让人沉醉不已;瓜蔬新艺馆里,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智慧农业交织辉映,让人大开眼界。
作为站里的老员工,李岩和加油站经理搭档坚守岗位也有十多年了,站里的春运高峰期“暖心服务”也一直延续了十多年。对于经常跑这条线路的司机来说,这里不仅仅是加油站,更是一个温暖停靠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