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巨噬细胞在调节肝细胞代谢和维持肝脏免疫耐受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正常生理条件下,肝脏巨噬细胞倾向于 M2 表型,可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L)-4 和 IL-13 抑制炎症。然而,在 NAFLD 进展时,肝星状细胞激活、血液中脂多糖水平升高以及 FFA 激活炎症小体等变化,会刺激炎症发生,增加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 M1 巨噬细胞比例。
HBV感染是我国慢性肝病最常见的病因,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22年,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2.57亿,我国约有7 974万例HBV感染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在全球内呈上升趋势。根据Riazi等报道的全球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NAFLD的全球总体患病率估计为32.4%。Zhou等对8项NAFLD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我国NAFLD ...
近日,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中,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 ...
2025年2月7日, Akero Therapeutics(AKRO)披露4笔公司内部人交易情况。董事Graham G. Walmsley于2025年2月5日买入20.00万股。 2025年2月7日 高管 Rolph Timothy 2025年2月5日 买入 1.88万 21.10 39.56万 2025年2月7日 董事 Graham G. Walmsley 2025年1月30日 买入 20.00 ...
肝硬化,这一名词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简单来说,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肝硬化的年发病率为17/10万,尤其是城市男性50-60岁患者的病死率高达112/10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从肝脂肪变性到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一系列肝脏疾病,影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 最近,NAFLD命名共识小组强调了全球统一命名的必要性,以改进疾病管理策略和推进相关研究。因此,一个新的术语——脂肪性 ...
但当这个小东西“变脸”时,它就会从不起眼的小毛病变成了真正的健康威胁。 尤其是一些特殊疾病,在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情况下,结节可能会在短短半年内发生恶性变化,发展为癌症。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的共同警示。
如果你曾经听到“肝脏”和“衰竭”这两个词时感到心慌,那么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警示: 原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竟然能悄无声息地伤害我们的肝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掏空”它。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在《营养与糖尿病》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针对1965名平均年龄为54岁中国人的研究。研究发现,快速进食(进餐时间在5分钟以内)的人群中,每周快速进食≥2次者患脂肪肝的风险增加81%。此研究凸显了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调整进食速度对预防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发现及其背后的科学机制,看看个人如何从医学研究进展中受益,并获取实用的健康管理建议。 快速进食为何会增加脂 ...
综上,753b凭借其较低的副作用和高效的靶向性,在衰老细胞清除剂领域展示了独特的优势。虽然仍面临转化为临床药物的挑战,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推进,753b有望改变我们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方式,为老龄化社会带来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