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Nature》在2020年十大影响力人物中国注重描写了李兰娟的抗疫事迹,这原本应是对李兰娟抗疫事迹的认可,但整篇文章读下去却变了味:李兰娟是封城总设计师。
据论文通讯作者、沼气所厌氧微生物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承磊介绍,该项研究从启动到发表文章,历时10年。此项研究不仅阐明了厌氧微生物新资源的生理生态学功能,还拓展了对全球碳素生物地球循环的认知,为地下甲基化合物的生物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未来开发“地 ...
恭贺新禧恭贺新禧 蛇年大吉HAPPY 2025 NEW YEAR 蛇年新春,小盗龙打算在正月里给大家介绍七种已经灭绝的史前巨蛇,一起探索蛇类的极限和辉煌,第一种介绍的必须是泰坦蚺!图注:《泰坦蚺:蛇中巨怪》纪录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
2025年1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Nature)上发表题为 “Fine-tuning gibberellin improves rice ...
盖世汽车讯 过去几十年来,电子行业发展迅速,开发出无数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设备,用于各种应用,其中包括可伸缩电子产品,即传感器和其他设备,可用于制造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用于监测特定健康状况的生物医学传感器和软体机器人。 柔性电子产品通常使用软聚合物制成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2025年,全球医药领域将迎来一系列重要趋势和突破性进展。在肿瘤学、肥胖症药物以及人工智能(AI)应用的推动下,药物创新的格局正在被重新塑造,医疗健康产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期,《自然》旗下的Nature ...
墨尔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微生物如何吸收大量一氧化碳(CO),从而帮助降低这种有毒气体含量的关键知识。每年,全球有超过20亿吨的一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微生物通过消耗约 2.5 ...
当地时间 1 月 30 日,全球第三例猪肾移植患者来到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等待医生的检查—— 她此前在手术不到两周后就顺利出院,目前也成为接受基因编辑猪器官移植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
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生儿筛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靶向二代测序(tNGS)作为一种精准、经济且高效的筛查工具,正在逐步进入临床应用。与传统生化筛查相比,基因测序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
多巴胺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充满了矛盾。传统观念认为,多巴胺的释放会激发个体的行动能力,但现实却更为复杂。例如,某些增加多巴胺水平的药物(如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在高剂量下可能引发更具侵略性的行为。然而,这种效应并非恒定,还受到剂量、行为背景以及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反,阻断多巴胺D2受体的药物,虽然有效减少攻击行为,却也可能带来运动能力的下降,这进一步模糊了多巴胺作用的边界。
在无声无息中,大口黑鲈便挂着“淡水鲈鱼”的名头,挤占了海鲈鱼在中国餐桌上的位置。与此同时,大口黑鲈已在国内多地建立了稳定的自然种群,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钓到的大口黑鲈。
今年,学霸君报道了很多院士的新闻和学术成果,后台也收到了很多读者私信,那就是想看院士的年终盘点。今天, 学霸君就再带大家看看施一公、颜宁、林圣彩、葛均波、高福、曹雪涛这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