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新闻网》前身为《中时电子报》,于1995年创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网路媒体,开启新闻数位时代。近来以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新闻引领先驱外,首创娱乐、生活、社会专题式新闻报导,带起同业间仿效风潮;精辟的言论、财经、国际、两岸、军事、体育、网推频 ...
近期有个新闻,说的是美国L-3公司刚刚才为美国海军提供光纤制导鱼雷,由此来看,美国在水下作战能力的动作太慢了,后劲不足。再加上艇载无人潜航器(UUV)、耐压壳体、智能水雷等方面的差距,可以说中国海军的胜算越来越大,中美核潜艇水下对决最终谁能赢这个问题,胜利的天平正在朝着中国一面倾斜。
(柏林12日讯)德国汉堡当地时间周二发生列车与一辆卡车相撞事故。根据汉堡消防部门当晚最新通报,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另有25人受伤。中新社引述德国媒体报导称,该城际特快(ICE)高速列车从汉堡出发前往慕尼黑。事发时列车上至少有291名乘客。一名55岁的男 ...
“俄亥俄”级SSGN在前线执行指挥控制任务并非空穴来风,2004年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和林肯实验室组织的“沉默之锤”的演习行动中,改装后的“乔治亚”号SSGN在艇中设置了前线作战管理中心,可以接收来自空中有人无人系统的态势感知信息,并指挥控制前线水面水 ...
黄旭华的离世,让公众再次将目光投向2019年首批获得“共和国勋章”的8位功勋人物。但令人痛心的是,目前,这8位国家脊梁中已有5人逝世——袁隆平、于敏、申纪兰、张富清、黄旭华。
“国际星球登记处最近出了个公告,只要谁愿交付一千法郎,就可以用谁的名字给某个星球命名......可他,若我不答应把他的名字隐去,他就不会接受我的采访。” 1987年,作家祖慰在《文汇月刊》发表了一篇长达1万8千字的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讲了一位闷头搞核潜艇研究的“倔老头”的故事。 这期杂志上市后,其中一本很快从武汉寄至汕尾,到了九旬老太曾慎其手上。 曾慎其读完后知后觉,那位不愿具名的国家功臣 ...
回顾过去的2024年,大国博弈暗流涌动,局部冲突此起彼伏,给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影响。进入新的一年,新质作战力量不断发展并投入地区战场,这将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年全球形势又能否止乱生缓?本期新闻,我们就为您梳理了2025的四大国 ...
《中时新闻网》援引《南华早报》1月23日报导,中国已开发出世上首架可由潜舰从水下发射、在海空间反覆往返,最后返回潜舰的无人机,又称之为 ...
欢迎来到 10 种水下动物。 许多水下动物体型巨大,令人畏惧,在历史上都是传奇。您可能想知道十大巨型水下动物是哪些。 我们列出了世界十大海底 动物(就我们所知)供您享用。 从据说潜伏在海洋深处的巨型乌贼到体型巨大的蓝鲸,这些生物让人们既着迷 ...
近年来五角大楼提出未来台海作战的新作战模式,通过在大陆沿岸部署的潜艇从水下发射大批无人机,让它们在空中形成无人机蜂群,进而在解放军 ...
当时,朝鲜在国防工业领域提出了核武器小型化及开发战术核武器;生产超大型核弹头;提高1万5千公里内的打击命中率;开发投入极超音速滑翔飞行战斗部;开发可在水下及陆地发射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拥有核潜艇和水下发射核战略武器;运行军事侦察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