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计算结果显示,小行星2024 YR4有2%的概率在2032年撞击地球,这也意味着它有98%的概率安全通过。随着科学家们对其绕太阳轨道的了解加深,这一概率可能会波动,但最终可能降至零。
帆试制品长宽各10米,比去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宇宙帆船“ACS3”的长宽各9米还要大。 收纳太阳帆后在宇宙空间发挥作用的展开装置与国内卷尺企业的技术相结合。船帆长宽可折叠至20厘米以内,高31.4厘米,重10公斤,可搭载在12U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有七颗行星环绕恒星的一个新系统。这个系统的恒星比我们的太阳更大、更热,而其每一颗行星都比地球还大。这是目前已知少数有超过六颗已验证行星的系统之一。
“旅行者”1号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近50年,飞行距离超过240亿千米。自197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旅行者”1号以来,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目前,这艘探测器在太空中的飞行距离突破了240亿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60万圈)。令人惊叹是,在如 ...
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的返航若能如期完成,将为这场历时近290天的太空营救画上句号。然而,波音与NASA的后续调查、商业载人航天的可靠性争议,以及美国工业体系的改革,仍是待解的难题。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的20亿光年外、质量是银河系1000倍的武仙座A星系黑洞爆发出的喷流。这个明亮星系的黑洞,其质量相当于25亿个太阳。图源/NASA你一定在科幻电影里听到过黑洞,但关于黑洞你知道多少呢?尽管人类已经通过韦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年龄”超 ...
在探索太阳系的奥秘旅程中,小行星作为那些不太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天体,正逐渐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2024年,这一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揭示了小行星在太阳系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中的关键作用。
太阳系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行星等天体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形成现在的状模样,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等等。研究人员认为,解开这些谜团的关键就在于那些相比太阳和行星不那么显眼的天体——小行星,因而备受关注。日本曾2次通过探测器从小行星上成功采集样本 ...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准确预测太阳耀斑,但最近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取得的一项突破发现了一个很有希望的新迹象:闪烁的日冕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于 2012 年 1 月中旬捕捉到了这张太阳活跃区上方的日冕环图像。
高清视频 | 打破国外垄断的“光束质量检测利器”! 超越预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SIRIS-APEX探测器经受住了接近太阳的考验,超过了其耐热极限,完好无损。在与小行星阿波菲斯进行历史性会面的过程中,它将面临更多炽热的考验,考验它的耐久性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