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准确预测太阳耀斑,但最近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取得的一项突破发现了一个很有希望的新迹象:闪烁的日冕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于 2012 年 1 月中旬捕捉到了这张太阳活跃区上方的日冕环图像。
2020年10月,美国太空总局(NASA)OSIRIS-REx太空探测器成功登陆距地球3.2亿公里的小行星贝努(Bennu),并从松散地表收集约120克尘埃与岩石样本,2023年9月封存后返航,并顺利降落美国犹他州沙漠。团队详细分析这些珍贵样本,显示 ...
在现代地球上,小行星的威胁依然存在,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也一直对运行在地球轨道附近的小行星保持高度警惕。近日,NASA发布消息称,在2032年,地球恐将遭到一颗被命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撞击。
近日,科技媒体Scitechdaily报道了2025年最令人瞩目的天文现象——阿特拉斯彗星(C/2024G3)与太阳的近距离掠过。这一过程不仅是天文学界的重要研究机会,也是伴随着激动人心的观星体验,为全球的天文爱好者带来了难忘的记忆。
IT之家注:C / 2024 G3(ATLAS)彗星是一颗长周期掠日彗星, 被认为是 2025 年最亮的彗星 ,视星等可能超过-3.5 等,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其亮度可能超过金星。
据外媒报道,一颗于2024年底被新发现的,约有一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经过科学家1个多月的追踪及对其轨迹的计算,发现其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1.6%。这是科学家发现的首颗已知与地球相撞概率超过1%的大尺寸小行星。 NASA公布的小行星“2024 ...
一处巨大的热点出现在木卫一南极附近,在这张由NASA朱诺探测器的JIRAM红外成像仪拍摄的注释图像中,巨大的热点(比地球的苏必利尔湖还要大)出现在木卫一南极右侧。这张图像拍摄于2024年12月27日,朱诺探测器飞掠木卫一时所获影像。图片来源:NASA ...
公开资料显示,直径大于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约为每一亿年一次,100米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约为每1万年一次。全球各个行星防御空间机构已经在采取行动保护地球免受撞击威胁。该小行星最初于去年12月被NASA的空间望远镜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