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不像颱風,科學界迄今仍不能準確預測,但透過地震紀錄推演,大約可以看出個趨勢。不過,地震儀器的紀錄的年代有限(近百年),學者還要參考長期的地質紀錄才能有更好的推斷,畢竟台灣島浮出海面已經有四百萬年了。台灣島的成形與擴大,本身就是板塊運動的產物,四百 ...
中央氣象署發布小區域有感 地震 報告,今天上午10時49分,在 花蓮縣政府 東南方19.4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3.9地震,地震深度43.7公里。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近日南台灣地牛頻頻翻身,氣象署提醒未來1到2週仍有規模較大地震發生機率要注意。另外,受到地震影響,台灣竟然悄悄移動且「越來越靠近中國」。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08日00时46分在台湾嘉义县(北纬23.29度,东经120.5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大年初二又搖了!台灣嘉義昨(30日)日再發生5.6級、深度10公里的極淺層地震,福建省都有感。地震造成台灣部分高鐵延誤、道路受阻、台南房屋損毀、蔣介石銅像倒入水庫。台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仍屬上月21日嘉義大埔地震的餘震,後續不排除還有大規模餘震。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2月08日00时46分在台湾嘉义县附近(北纬23.34度,东经120.53度)发生4.5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嘉義 地震 、台南地震不斷,近期餘震高達上百個;怎料,長期地震影響下,台灣竟然會移動!中央氣象署曾貼出「台灣9年移動圖」,隨後證實台灣離 中國 越來越近,每年靠近4~8公分。
台灣位於全球地震活躍帶,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近10年的統計數字,台灣平均每天發生約 100 次地震,其中7成以上集中在花東,其中有感地震僅約 3 ...
氣象署說,相對速度場示意圖顯示,台灣西南部每年約以4~5公分往西南方向移動,東部整體往西,最遠距離的蘭嶼每年朝西北西方向移動7~8公分,由此可見台灣整體正逐漸靠近大陸。
地震造成台湾全岛震感强烈,福建泉州、厦门,广东汕头、梅州等地震感明显,香港天文台也 接获超过100名市民报告,表示感到轻微震动,震动维持数秒,浙江宁波、杭州、 上海 等地亦有震感反馈 。
[周刊王CTWANT] 最近南台灣地震不斷,嘉義大埔自21日發生規模6.4地震後,就出現大大小小的餘震。中央氣象署就提醒,未來1至2週內仍會有較大規模 ...
台灣身處板塊交界處,受地震影響竟竟然悄悄移動且「越來越靠近中國」。(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近日南台灣地牛頻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