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遗传发育所)的消息说,该所科研团队联手合作伙伴,最新在“作物抗寄生植物研究”方面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从高粱中首次发现两大关键基因,通过基因编辑修饰具有广泛的重要作物抗寄生应用前景。
2月4日,大年初七,海南三亚崖州的一片田地里,绿浪翻腾,郁郁葱葱。这是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海南育种科研基地。在春节假期,这里的年味很淡,“农忙”氛围却格外浓。
与人类寄生虫对我们健康的冲击类似,寄生植物对作物和粮食也是毁灭性的打击。怎样让农作物不易“招惹”寄生植物?2月13日零点,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中国科学家的一项合作研究,他们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了两个独脚金内酯外排转运蛋白SbSLT1和SbSLT2 ...
《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作物种子进口和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审批管理办法》一共有五章、二十条,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海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确保与之有机衔接。总的概况来说,具有以下五方面内容。
立春已过,海南的乡野显露出勃勃生机。在位于琼海市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的一块试验田里,搭乘卫星“上天”的1880克热带优异水果种子,在播种了数个月之后,嫩黄的新芽儿已钻出土地,正欢快地生长着。
新华社发(罗新才摄) 从1987年中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农作物种子飞向太空至今,中国航天育种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月7日,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丰翔种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任全刚正在和工作人员一起查看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种子质量,及时做好配送服务。
2月11日,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广袤的田野上,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和播种机铁犁的划动,一颗颗饱满的小麦种子被整齐有序地播撒在沃土之中,拉开了新一年春耕生产的序幕。开启河湟大地春播第一犁。民和县委宣传部供图在河沿村农田里,农户们正趁着晴好天气,将精选 ...
2月6日,记者在铜梁城区龙门街看到,种子店铺内热闹非凡。货架上,从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到各类蔬菜、瓜果种子,应有尽有。前来购买种子的农民朋友仔细挑选着心仪的种子,不时向店铺工作人员询问种子的特性、产量、抗病性等问题。
在这里,种子可以“量身定制” ——探访河北瞪羚企业④ 一堆种子摆在面前,哪个长得快?哪个产量高?哪个品质好?传统育种要在田间“望闻问切”找答案,至少需要3个月,而在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只需要7至14天。 这是如何做到的?
就像寄生虫危害人体一样,寄生植物也会让作物遭殃,破坏粮食生产。据《细胞》杂志12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在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它们可像“开关”一样控制高粱的抗寄生能力。“关闭”这两个基因后,高粱抵抗寄生植物——独脚金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个发现为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高粱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