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女婿”成了热搜榜的常客。从“女婿每年春节都找老丈人告状”,到“女婿回娘家哭着给丈母娘告状”,从“大年初二女婿又开始汗流浃背了”,到“女婿回老丈人家的统一行为”……一些自媒体似乎嫌热度还不够滚烫,甚至拉上了演员沈腾助攻,“沈腾凭什么演马丽女婿?” ...
乙巳蛇年至,全球年味浓。春节,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国界,让中国与世界“年”在一起。在旅游市场涌动的热潮中,在全球多地点亮的“中国红”里,在年味十足的消费场景中,中国与世界同享节日喜庆,共享发展机遇。通过春节这一窗口,世界看到了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的生机与活力。
“满眼东方潮,盛世舞英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英歌舞,也在今年总台春晚亮相。鼓槌翻飞,气势如虹,舞蹈演员们跳起“中华战舞”,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与以往的表演形式不同,这次英歌舞创新融合了歌曲演唱,为了更好地呈现英歌舞,团队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训练。也正因如此,《潮起舞英歌》尽显中华民族自信昂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2025年总台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舞台设计也将“巳巳如意”中两个“巳”字对称摆放,一如中国传统的如意纹路,直观传达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这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符合当下的审美趋势,浓缩了对全球华人的热烈召唤和 ...
春节流行世界,很大程度也源于中国这个“成功故事”的独特魅力。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人渴望从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中,探寻中国“成功故事”的精神内核。春节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喜庆、祥和等元素,描绘出一幅幅中式画卷,为理解中国和合共生的哲学与理念提供了生动注脚。
回顾以往,人们难以忘怀的是站在拥挤车厢里上演“金鸡独立”,是一趟趟换车的反复折腾,是“哐当”“哐当”的声响让人难以入眠。审视当前,人们感受到的是带上宠物、开着私家车说走就走的畅快便捷,是老中青幼全体出游、聚餐、娱乐的团圆美满,是吃穿用度更加丰富、绿色低碳更为流行的惬意舒适。眺望未来,路有千万条,越走越称心,这是发展积累下的信心,也是人们享受发展成果而收获的舒心。
2025年电影市场迎来春节档开门红!打开影院购票界面,“售罄”字样频频出现。数据也印证着这种感受——大年初一单日票房18.05亿元,观影人次3515.12万,均超过2021年同期,创造中国影史新的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春节”,有一个颇有意味的后缀: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它包含了一系列仪式感很强的活动,积淀着物资匮乏年代的集体记忆,契合着乡土中国的时代脉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关于年味的感慨,更多的是见证了新时代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后,对农耕文明的回望、对旧日时光的怀念,而后在辞旧迎新中吐故纳新、开启新的进发。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年味,世界共享,生动诠释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真谛。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华文化。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借鉴各国有益文化,方能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多样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抓整体、促协同,形成系统合力,全地域加强生态空间保护、全领域加快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全方位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